血倾向患者PICC置管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u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导管的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技术,临床上PICC置管在血液肿瘤科应用尤其广泛.但是由于血液疾病本身原因或肿瘤患者化疗后,置管时相当一部分患者的血小板明显低于正常值或者血小板功能不佳,临床护理中发现置管后24小时内,穿刺点经常有渗血,容易引起患者恐慌,增添护士的工作量.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某三级综合性医院采用凝血酶外敷加自粘弹力绷带压迫及单纯自粘弹力绷带压迫方法对置管后穿刺点出血进行干预,并进行效果比较,结果显示利用凝血酶的止血凝血作用与自粘弹力绷带的压迫止血相结合能有效预防出血倾向患者PICC置管术后的出血。此法操作简单,疗效明确,既减轻了反复更换敷贴给病人带来的经济负担和心理恐慌,又节省了护士的换药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血液肿瘤 临床护理 出血现象 凝血酶 自粘弹力绷带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陈霞君
浙江中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国内会议
西宁
中文
324-325
2013-09-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