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血栓性静脉炎后成功保留PICC导管的护理体会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第一阶段治疗主要是以化疗为主,化疗药物的刺激性强,而容易造成血管内膜的损伤,导致皮下组织坏死和静脉炎的发生,因此宜采用PICC输注化疗药物.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并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下1/3或者是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并采用超声引导下结合MST进行上臂PICC置管,此方法置管成功率高,患者舒适度增加,因此在国际上广泛应用.PICC置管后出现血栓性静脉炎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可以诱发脑栓塞或肺栓塞,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对于此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的探讨更为重要.经过研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针对血栓性静脉炎的护理,置管后第8天,应用ZYY8D型紫外线治疗仪照射30秒,测量臂围较置管当日无变化,疼痛评分2分。置管后第9天,给予如意金黄散外敷除无菌敷料以外上至腋窝,下至无菌敷料边缘,两侧至臂缘的范围,外面包裹透明薄膜起到保湿作用,测量臂围增粗2cm,疼痛评分3分。置管后第10天,遵医嘱导管停止使用,用ZYY8D型紫外线治疗仪照射30秒,如意金黄散外敷,严格遵循无菌原则,给予局部换药,覆盖痊愈妥无菌敷料,测量臂围增粗3cm,疼痛评分4分。置管后18天血管彩超报告右上肢PICC置管静脉内见等低回声充填,内见多发高回声条索,显示血栓机化,继续给予上述护理措施至置管后25天,患者无不适主诉,导管功能正常。告知患者血栓发展的原因、过程、结果,使得患者有正确的认识,避免过度焦虑,增加心理负担。每日观察效果并协助患者健康指导,增强患者的信心。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血栓性静脉炎 临床护理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张鹍 霍花 颜霞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国内会议
西宁
中文
509-510
2013-09-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