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公众参与”的科技馆传播模式--关于如何提高科技馆传播效应的一点思考
本文就关于如何提高科技馆传播效应,提出了建立”公众参与”的科技馆传播模式。文章首先介绍了何为“公众参与”的科技馆传播模式。“公众参与”方式,“是假设公众不仅仅有能力接受新知识,而且有能力创造新知识”,反映在科技馆传播中,就是要改变过去灌输式的传播方式,从受众的需求出发设计展览,寻找他们真正关心的话题,赋予他们平等的话语权,让他们从被动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思考者,并为他们创造发表观点、讨论和交流的平台。此外,文章还论述了为何要建立公众参与的科技馆传播模式,介绍了科技馆与学校的区别,并且提出中国的科学传播已经开始进入转型期。同时,文章还论述了怎样实现公众参与的科技馆传播模式,要建立“自下而上”的展览理念,进行必不可少的观众需求调研,在展品设计和教育活动中为观众留出探究的空间,为观众创建交流与发表意见的平台。文章最后论述了重视展览评估中的观众判断。评估是科技馆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科技馆的评估通常分为前置评估(相对于前期调研)、形成中评估(即展览建设中的评估)以及总结性评估(展览开放后的评估)。无论哪个阶段的评估都有助于考察展览本身与预设传播目的之间的偏差,使问题得到及时修改与完善,从而保证展览的传播效应。
科技馆 传播效应 公众参与 展品设计 教育活动
张瑶
中国科学技术馆
国内会议
2012(安徽·芜湖)中国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科技馆馆长论坛暨2012年全国科技馆馆长论坛
安徽芜湖
中文
94-97
2012-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