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校合作做小小机器人发挥大智慧--浅析科技馆教育与学校科创教育如何有效衔接
本文主要针对科技馆教育与学校科创教育如何有效衔接进行了论述。文章指出,要在青少年中开展机器人教育,普及机器人知识,机器人技术的核心是程序设计。文章还论述了馆校之间开展合作,共同建立校外科创二课堂的重要意义。科技馆是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科技馆作为社会教育场所,是对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它将枯燥、抽象的课本知识以生动、直观、互动的形式展示出来,能有效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解决学校课堂教育不易解决的问题。它能配合学校的素质教育,针对青少年的个性特点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从而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与热情,提高其科技意识与创新能力,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这对于拓宽青少年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观察、动手、动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还论述了怎样和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如何避免二课堂活力昙花一现。总之,机器人工作室应该有别于科技馆的常设展厅,有自己的特色。因为工作室不是一件展品固定在展厅里被动接受观众的参观,机器人工作室应该是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内包含了许多机器人以及相关领域丰富多彩的活动和项目。而检验这些活动是否成功和有实践意义的方法就是和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二课堂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工作室的作用。这方面国内许多科技馆已经走在了前面,四川科技馆机器人工作室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已与成都七中、成都石室联合中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正计划与成都实验小学、高新实验小学等学校合作开展机器人制作的二课堂活动。除此以外,面向日常观众开设的初级机器人培训班每周也定期开课,但展望未来也任重道远。目前,许多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科技创造能力,自身也加大了在这方面的投入,很多学校投人巨资建立自己的机器人工作室,以前的散兵游勇现在慢慢变成了正规军。科技馆机器人工作室也必须相应地在馆校合作的内容和形式上大胆创新,不能停留在原地周而复始地循环,要创新和发展。
科技馆 教育工作 馆校合作 机器人工作室
李黎
四川科技馆
国内会议
2012(安徽·芜湖)中国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科技馆馆长论坛暨2012年全国科技馆馆长论坛
安徽芜湖
中文
593-596
2012-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