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微博客--档案馆新型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微博具有成为档案的入门条件,当然在实际工作中只有那些被事实证明或鉴定是真实记录的微博才有可能成为档案。信息资源从概念上来说,就是信息的资源化或资源化的信息,是经过人类主观处理或加工的,能够传输或传播的,可以对社会生活发挥作用的信息。微博具有成为档案来源的可能。当然任何一种新事物都有产生、成长、成熟的过程,对于微博也亦然,档案部门的关注和提前介入,应该说是对微博这一新型网络交流平台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种保障和规范。幸福档案的建设应该关注幸福的人际关系,微博无疑会在此中发挥积极的重要作用。现在人们对档案的认识,档案的外涵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机关部门形成的各种文件,各级档案部门都通过开展征集、接收、寄存等工作,努力改变过去来源单一、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的状况,建设特色明显、类型多样、内容丰富、反映全面、关注民生的档案资源体系已经成为共识。作为档案部门,在将微博纳入到档案归档的范围的时候,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审核众多的信息,并从中将有保存价值的微博进行归档。微博的语言要网络化,贴近网民的习性,不能说官话、套话、空话,更不能对网民的互动置之不理,否则会适得其反。要引导形成微博与网站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发展态势。微博进入档案后的保存可以采取保存网页的形式,当然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去研究。

档案馆 信息服务 运作模式 微博平台

周昌平

盐城师范学院

国内会议

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

成都

中文

248-252

2012-10-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