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荒漠化效应遥感分析
以1975年MSS、2000年ETM和2007年CBERS-2三期卫星图像数据为信息源,通过建立科学的荒漠化分类分级系统及荒漠化变化类型分类体系,结合GIS方法,研究了我国陆域范围退耕还林前1975~2000年与退耕还林后2000~2007年荒漠化变化特征差异.结果表明通过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改变了我国荒漠化长期以来的发展态势,2000~2007年荒漠化出现明显逆转,荒漠化面积减少了65385.36km2,年均减少达9340.77km2,而且荒漠化强度减弱,荒漠化加重区与减弱区面积之比由1975~2000年的1.03%减小至2000~2007年的0.77%.①沙质荒漠化呈1975~2000年发展、2000~2007年逆转,而水蚀荒漠化与盐碱质荒漠化持续逆转;②除台湾、香港和澳门外的29个省市(自治区),荒漠化面积增大的省份由1975~2000年的13个减少至2000~2007年的7个;③22个主要流域中,荒漠化面积增大的流域由1975~2000年的13个减少至2000~2007年的9个;④我国荒漠化整体逆转的同时,阿拉善高原东部、云贵高原东北部等部分地区还存在荒漠化强度增大的现象.
土地环境 退耕还林 荒漠化效应 遥感技术
高会军 赵福岳 方洪宾 朱刚 曾光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遥感应用研究院 西安710054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北京10083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745-749
2012-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