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中东部地区草地变化遥感监测与分析
以中国三江源称多、玛多、玉树、曲麻莱、治多、杂多、囊谦、达日等县部分地区为草地变化研究区,利用20世纪90年代初期、2008年两个时期TM影像,结合实地测量盖度、地面光谱信息以及GPS技术,建立了监测草地植被变化的重要指标——植被盖度的定量反演模型,将两期影像进行比较,监测研究区草地植被变化的时空变化规律.将模型预测的植被盖度与2008年实地调查的结果进行相关性检验与精度验证,相关性达到0.84,平均精度为80.18%.用光谱分解分析法得到的盖度分布结果与本文结果做精度验证,精度为77.46%.分析本文研究结果,较符合已有研究成果和草地保护区建设规律,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两个时期三江源部分县的草地监测结果表明:该研究区部分地区草地是退化的,但也有部分地区草地正在恢复,研究区0.16%严重退化,11.40%中度退化,31.89%轻度退化,56.55%处于不同程度的草地恢复中.草地恢复区与轻度退化区位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国家自然保护区建设起到了一定效果.
草地变化 植被盖度 时空变化规律 遥感监测
王盈 安如 王慧麟 陆玲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南京210093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210098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南京210093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1048-1057
2012-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