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沿淮洼地涝灾影响分析及治理对策初探

淮河流域低洼易涝区范围较大,受自然地理、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涝灾损失严重.当前迫切需要深入研究洼地存在问题,系统归纳涝灾成因,并提出相应治理对策.本文以八里河、焦岗湖和北淝河下游等沿淮洼地实地调研资料为基础,从水文气象和自然地理条件、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洼地种植结构等方面深入剖析了沿淮洼地的涝灾成因,并针对各典型洼地的具体情况,当前迫切需要在总结和借鉴以往治涝经验的基础上,贯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讲究实效”的原则,坚持防洪与治涝相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统筹考虑治涝与灌溉,提出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涝灾治理措施主要包括高截岗、疏沟排水、洼地建站、出口建闸、加固圩堤和调整种植结构等。以下针对八里河等沿淮洼地的具体情况,分别提出相应治理措施,以达完善洼地排涝工程体系、减轻洪涝灾害之目的。

淮河流域 洼地 涝灾 治理模式

张学军 余彦群 王再明

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国内会议

第十六届海峡两岸水利科技交流研讨会

合肥

中文

147-149

2012-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