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淤措施对雾社水库永续经营之影响研究
自”9.21”地震后,雾社水库淤积速率加快,年平均来沙量增至219万m3.根据2010年之量测,坝前淤积已达到高程969.7m处,淤积泥沙约占水库总容量的64.9%,只剩下5270万m3的蓄水库容.若无法有效防止雾社水库上游的大量来沙,库区淤积三角洲将持续向坝前推进,对相关出水设施的安全及功能造成影响.为防患于未然,必须采取有效的淤积改善对策与措施.本研究进行的水工模型试验主要以雾社水库的年平均入砂量为边界条件,探讨在库区上游设置绕道通砂隧道后,经由隧道入口排除的沙量与进入库区及残留于河道中的泥沙比例,并以数值计算左证隧道排沙比.得知绕道通沙隧道的排沙比为78.2%,若于库区上游设置绕道通沙隧道,每年平均可排除171.2万m3泥沙,入库泥沙量将大幅减少,对于水库防淤有正面效果.
水库管理 库区淤积 绕道通砂隧道 防淤效果
吴明竑 吴清敏 谭义绩 赖进松 黄振家 李丰佐
台湾电力公司电源开发处 台湾大学生物环境系统工程学系 台湾大学水工试验所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185-188
2012-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