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利用水资源创新调配之探讨--以台湾彰化地区为例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迁导致台湾降雨趋势极端化,丰枯情况越趋明显,可掌握的水资源越来越少,未来势将造成民生用水无法正常供水,分阶段限制用水可能成为常态措施,因此,如何在既有的水资源架构中,寻求再生水资源活化为现阶段重要课题.台湾彰化地区目前有灌溉地区达46000hm2,其中90%以上为水田,水田如水浅而面积广的平地水库,除田埂的蓄水空间外,灌溉期间水田牛踏层以上的土壤亦蕴藏丰富的伏流水.本研究选定彰化农田水利会溪州工作站辖区内约50hm2的灌区,进行水田伏流水探勘,采用低成本的水田伏流水探勘技术.首先利用定点渗流管判定伏流水流向,接着利用排水沟混凝土侧面截留伏流水流动,再以排水沟定点开孔的方式让水田伏流水流入排水沟,即可达成伏流水集中回归再使用的目的.研究发现以旱作为主的灌区中,仍可见伏流水由排水沟开孔中涌现,证实彰化地区农地伏流水的蕴藏量的确有其开采的价值.
水资源 伏流水 探勘技术 能源开发
陈正炎 范世亿 刘希羿 黄宏信
台湾中兴大学土木工程学系 容泰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370-372
2012-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