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中典型纳米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体中各种污染物对河湖健康的危害日益突出.本文探讨的典型纳米污染物(NP)是1~100nm尺度上的无机化合物(重金属水合氧化物,聚硫化物,聚磷酸,聚硅酸,新生微晶体等)、有机化合物(如各种农药、染料、卤代烃、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内分泌干扰物等)、生命物质(如病毒、生物毒素、藻毒素、激素、蛋白质、多糖等).NP常与离子、小分子污染物结合,共同吸附微米级颗粒物,发挥生态效应并影响水生生物的正常生理功能,进而影响河湖生态健康.基于国内外最新成果,指出微界面机制是影响河湖中NP迁移转化的理论依据;阐明NP在更微观、更复杂的介质和界面上的反应,由不同的微界面过程影响水生态效应;论述微界面机制对于NP的富集、释放与催化作用、分析检测的作用;提出解析NP的适宜技术方法,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河湖健康 水体环境 纳米污染物 微界面机制
郑国臣 张照韩 郭静波 卢海风 张立国 刘崇
松辽流域水资源保护局 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东北电力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445-447
2012-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