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园区发展的社会文化因素--以北京市为例

本文从公共领域的理论研究出发,分析艺术公共领域的一种现实形式——文化园区在当代的出现与异化,以及北京市的一些文化园区在发展中面临的本土文化缺失的问题,建议在市民社会的基础上,借由国家的政策推动以及学者、艺术家的协助,培养市民参与艺术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市民艺术审美能力与对城市生活空间营造的参与度.
文化园区 公众参与度 审美能力 生活空间
姚肖刚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37-140
2012-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