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千禧公园看公共艺术的精神
本文试图通过对一个公共艺术的成功案例——千禧公园的分析,特别是对在千禧公园创作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艺术观念和设计思想进行论述,回答当公共艺术的创作者在面对艺术和大众的关系问题时,可能会以什么方式和态度来解决和面对.最终从这些思想观念及方式中探寻可能的公共艺术的精神,研究结果表明艺术可以介入空间,可以介入生活;当代艺术不仅不回避公共空间,而且还制造公共空间以及公共空间的人与世界的相遇;公共空间不仅是一些固定的物理场所更多的情况下是一种互动的过程。是艺术与人的互动,更是因为艺术而引起的人与人的互动。所以当代公共艺术的出发点既不是拿艺术装扮生活,也不是新时代的“拜物教”,更不是混淆艺术和生活,而是将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舆论”,一种媒介,一种互动的综合空间去激发更多的行动,激发一种良性的循环。这种互动或循环既是一种反思或批判,又是一种微观乌托邦的希望或建构行动。公共艺术就是用艺术作为媒介和受众互动,在互动中以微观的体验方式影响和改变其他人的生活。这里的受众可以是所有的人。
公共艺术 作品创作 介入思想 公众参与
武华安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96-202
2012-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