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清末民国时期文化与经济社会变迁--以宁夏固原为例

本文试图在地方志书所承载的资料基础上,对清末至民国年间固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变迁做些梳理和简略的析论。分别介绍了明代固原儒学、清末固原书院与学堂、民国时期学校的变化、工商业与社会结构、固原畜牧资源与贸易以及经商人群与社会结构,由此文化教育、商贸变迁、工业革命的影响来审视清末民国以来的固原,会对近百余年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大致有一个轮廓式的了解。看到了近百年,乃至数百年来文化教育的演进和变化;看到商业贸易与商人阶层的演进和变化;百余年间新与旧、传统与工业文明交替的影响。同时,也能看出固原作为传统农耕与畜牧兼顾这么一个地域空间的变化,在社会变迁与发展的过程中,偏僻与落后的历史经历需要研究,好多细微的内容现在大都被忽视了。近代以来的固原,由于战乱(清同治年战乱)和自然灾害(1920年的海原大地震)等原因,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基本处在一个相对贫瘠的时期。

城市建设 产业结构 文化教育 历史时期

薛正昌

宁夏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国内会议

2012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

天津

中文

509-518

2012-09-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