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入迁到外流:清代镇番移民研究
历史时期西北地区人口的大规模移动,往往来自于外力推动,如战争、政府的政策导向、灾荒等,而同一地区在特定时期内同时具备人口大量迁入与外流特征者较为少见.清代的镇番县则是人口迁入与移出皆十分明显的地区,移民色彩极为浓厚.镇番移民人口在清代前期与中后期经历了较大起伏。清前期,随着西陲用兵,河西走廊成为重要的军事前沿与军需补给地,充实该区人口、促进该区开发成为清代西北边疆政策的重要一环。移民垦荒则是清朝开发河西的主要手段。在政府的号召下,大量内地无地贫民移入镇番,使得清代的镇番县成为名副其实的移民社会,其土地垦殖力度亦极大增强。除了开垦原有荒田外,还新开发了柳林湖等处,人口的大量移入以及过度的垦荒造成土地承载力的下降以及当地环境的变化,清后期镇番县地少水减、灾荒多发等状况日趋严重,并导致人口加速外流。环境变化及自然灾害同时成为镇番民众外移的推力。
县域区划 移民现象 迁入特征 外流特征 清代
潘春辉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618-628
2012-09-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