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非均质天然气藏的一种岩石物理学理论模型

非均质气藏中,天然气一般呈”斑块状”分布于含水岩石内部,这种非均匀分布特征会导致地震波显著的频散与衰减现象.为查明地震波响应与孔隙流体的联系,并发展适用于碳酸盐岩储层中流体检测的岩石物理模型,本文基于石灰岩数值葬例与实验数据,对比讨论了Biot-Rayleigh理论相对于White理论、Johnson理论的优势.基于Biot-Rayleigh波动方程,实现了对非饱和岩石的多尺度理论建模,预测了不同尺度下波响应与岩性、流体间的定量联系.将此项建模技术应用于阿姆河右岸的灰岩气藏,给出了多尺度的岩石物理学图版.通过与实验数据、测井精细解释结果及地震数据的对比分析,论证了图版的正确性与可适用性.结合叠后波阻抗反演与叠前弹性参数反演,基于地震资料进行了储层含气饱和度与孔隙度的反演,反演结果与各井实际的产气情况吻合.

非均质天然气藏 气藏勘探 岩石物理模型 孔隙流体 地震波响应

巴晶 陈志勇 姚逢昌 曹宏 张兴阳 Carcione J M 徐光成 晏信飞 孙卫涛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100083 Istituto Nazionalc di Oceanografia e di Geofisica Sperimentale (OGS), Borgo Grotta Gigante 42c, 3401 清华大学周培源应用数学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3

国内会议

第二届中国石油勘探开发青年学术交流会

兰州

中文

526-543

2012-08-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