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现状及展望

本研究以2000-2011年12年来所发表的有关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对检索论文文献进行量化分析,并循着”保障内涵,保障功能,保障主体,保障内容,保障路径”这样一条思维路线对所有文献进行综述,最后提出关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有待继续研究的课题. 我国学者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理解并没有明确表现出质量证据说的特点,而更多地倾向于质量政策程序说。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主体具有多元性。以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主体为分类标准,可以把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分为内部质量保障和外部质量保障。内部质量保障的主体是高校自身,外部质量保障的主体是高校之外的政府或社会专门组织。高等教育机构的质量标准是质量保障内容的重要体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内容聚焦在高等教育机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研究方面,主要包括了教师、学生、管理者三个内部质量保障主体及其相关因素。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路径主要包括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理论运用、技术路线、学生参与、质量文化建设、国际化等内容,此外研究者还关注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院校研究的融合。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表现在质量保障机构的责任与自我保障、高等教育微观质量保障等方面。

高等教育 质量保障 路径规划

杨彩霞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浙江杭州,310028

国内会议

2012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北京

中文

150-160

2012-08-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