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种水稻根部铁膜形成及其对铁、磷与砷吸收之影响
根表面铁膜的形成被认为是水稻对砷吸收的一种有效屏障.因此,评估水稻根部铁膜的形成及其对水稻吸收砷的影响,据以选择低砷吸收量的水稻品种以降低稻米食用风险是相当重要的.本研究以水耕法探讨水稻品种间铁膜形成之差异,分别自籼稻、梗稻中筛选铁膜多与寡的品种,并进一步探讨铁膜生成对水稻吸收砷之影响.水耕于人工气候室(日温25、夜温20℃)内进行,每2天更换养液.水稻育苗至五叶龄开始于养液中添加0,100mg L-1之铁(Ⅱ),14天后测量28种台湾常作品种之铁膜形成量.筛选出的品种同样进行水耕,在铁处理时添加0,0.5,1mg L-1之砷(Ⅲ),种植10天后收割并分析铁膜含量以及砷在铁膜、根与茎中之分布.结果显示,品种对铁膜的形成量有显著影响,但添加铁对稻苗生长的抑制与铁膜形成没有显著的关系.筛选出之4个品种间,添加铁或砷皆会使铁膜形成量增加,且添加砷的效果大于铁;铁膜的形成可降低稻苗对砷、磷的吸收,但是在不同品种间,砷、铁与磷的吸收及稻苗生长受到之抑制量与铁膜的形成量对没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因此,铁膜形成量不是影响水稻吸收砷、铁、磷之唯一因素.
水稻 根部铁膜 铁含量 砷元素 磷元素 吸收能力
李家兴 谢易铮 林紫慧 李达源
台湾大学农业化学系,台北 10617
国内会议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成都
中文
573-581
2012-08-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