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氮处理玉米根茬在土壤中矿化分解特性
以黄土高原南部地区7年定位试验不同氮肥处理玉米根茬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施氮量分别为0、120和240 kg N/hm2处理玉米根茬(分别用R0、R120、R240表示)在15~20 cm和45~50 cm土层土壤中有机碳矿化及其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和矿质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玉米根茬C/N为R0>R240>R120.培养条件下,R120和R240根茬的碳矿化速率高于R0根茬,R120与R240根茬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根茬C/N与其培养过程中碳素累积表观矿化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三种施氮量处理的玉米根茬在培养过程中有机碳矿化率、潜在碳矿化量、土壤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均为添加R120根茬的处理最高,R240次之,R0最低.添加R120和R240根茬显著提高了培养起始时土壤矿质态氮含量.R0、R120和R240根茬在15~20 cm土层土壤中的碳矿化率分别比其在45~50 cm土层土壤中高51.70%、26.41%和27.84%.研究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影响玉米根茬碳、氮等养分含量,进而对其施入土壤后分解转化特性产生影响。因此,在评价根茬还田培肥土壤及其在农田生态系统碳、氮等养分循环中的作用时,应考虑不同施肥处理对根茬特性的影响,以达到平衡施肥,提高产量和保持地力常新的目的。
玉米根茬 施氮量 碳矿化速率 分解转化特性
蔡苗 董燕婕 李佰军 周建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杨凌712100
国内会议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成都
中文
119-130
2012-08-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