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秸秆用量对草甸褐土腐殖质组成的影响

近年来围绕秸秆还田与农田土壤理化特性及作物响应机理相关研究成为国内外学者重视的热点问题。农作物秸秆还田是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的有效方法,对于提高资源利用率、节本增效、提高作物产量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辽宁凌源市和阜蒙县两地进行玉米秸秆不同用量的整秆深施还田试验,采用腐殖质组成修改法,研究不同秸秆施用量对草甸褐土腐殖质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凌源土壤有机碳(SOC)的含量略大于阜蒙,秸秆还田后规律与其相同.凌源和阜蒙两地,土壤腐殖质各组分有机碳的含量均是0~20cm(表层)大于20~40cm(亚表层).秸秆还田使凌源、阜蒙两地土壤表层和阜蒙土壤亚表层腐殖质各组分有机碳含量均增加,而使凌源土壤亚表层胡敏酸(HA)、胡敏素(Hu)含量降低.两试验地土壤PQ值都是随着秸秆施用量的增加而下降.秸秆还田在试验范围内有利于玉米产量的增加.

褐土 腐殖质 秸秆还田 施用量 作物产量

马丽娜 窦森 黄毅 刘永欣 陈丽珍 李慧敏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长春130118 沈阳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沈阳110161

国内会议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成都

中文

213-219

2012-08-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