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长白山不同海拔梯度下土壤中性糖的分布

本文采集长白山北坡五个典型植被带(阔叶红松林、明针叶林、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苔原)林下土壤,分析不同海拔梯度下土壤的中性单糖分布、数量及其影响因素、结合中性糖来源差异进一步探讨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机制.结果表明,长白山地区中性糖中碳相对含量为80.55-170.63 mg C·g-1 SOC,不同海拔高度下差异显著,并随海拔的升高呈递增的趋势.采用多元线性拟合分析得出生长季均温是影响中性糖相对含量的主要因素.利用(半乳糖+甘露糖)/(阿拉伯糖+木糖)对各中性单糖来源分析表明长白山地区中性糖比值为1.62~2.28,且该比值随海拔的升高呈增加的趋势.表明各土壤中性糖以微生物来源为主,且随海拔上升微生物来源中性糖贡献相对增加,可见微生物转化而来的物质更有利于有机碳的长期积累.

森林土壤 中性单糖 积累机制 海拔梯度

田秋香 张彬 何红波 张旭东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 110164;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 110164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 110164;辽宁沈阳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沈阳 110016

国内会议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成都

中文

252-258

2012-08-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