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肥对砂壤质石灰性潮土土壤酸缓冲体系的影响
利用徐州石灰性潮土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分析了30年连续不同施肥下土壤pH、碳酸钙和活性碳酸钙含量以及土壤酸缓冲容量的变化,结果表明,30年连续施肥导致石灰性潮土耕层土壤酸化加速,各处理耕层pH降低0.41~0.70个pH单位,以单施氮处理降幅最大,单施氮结合有机肥处理次之,而氮磷钾与有机肥配合处理最小,各处理土壤20~40 cm层pH都高于表层,以单施氮和氮钾配合处理增加最多,达到0.42个pH单位,各处理0~80cm层次中,40~60 cm层pH值达到最大,和原始土壤pH值接近;不同施肥处理耕层土壤酸碱缓冲容量为15.82~21.96 cmol·kg-1,以单施氮肥处理最低,有机肥(M)配合氮磷钾(NPK)处理最高,施用化肥处理除氮磷配合处理(NP)外,其他处理都低于对照,而增施有机肥处理都高于对照,和单施化肥的N、NP、 NPK处理相比,增施有机肥的MN、MNP、 MNPK处理酸碱缓冲容量分别提高3.23、1.56和4.33 cmol·kg-1. 在0~80 cm土层中,各处理土壤碳酸钙及活性碳酸钙含量呈中间层次高,耕层和底层低的特点,其中,20~40cm土层土壤碳酸钙含量明显高于其余土层,这与各土层土壤pH的变化趋势一致。而耕层与亚耕层(0~40 cm)土壤活性碳酸钙含量与40~80 cm层间差异大于相应的碳酸钙含量间差异。不同施肥处理间0~20 cm耕层土壤碳酸钙含量差异显著,单施氮肥处理的土壤碳酸钙含量最低,单施氮结合有机肥处理次之,而对照最高,活性碳酸钙含量也呈类似趋势。 各处理土壤酸碱缓冲容量与碳酸钙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有机质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关系不显著,表明长期不同施肥下石灰性潮土仍处于碳酸钙缓冲体系,该体系下,有机质对石灰性潮土土壤酸碱缓冲体系影响较弱。长期不同施肥显著改变0~40 cm层土壤的碳酸钙和活性碳酸钙含量,且活性碳酸钙含量在剖面中的分异变化比碳酸钙大,其含量与土壤酸缓冲容量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暗示长期施肥管理下,土壤活性碳酸钙更能敏感反应土壤基本理化性状的变化,碳酸钙缓冲体系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土壤活性碳酸钙缓冲体系。
石灰性潮土 酸缓冲容量 施肥管理 碳酸钙
汪吉东 张永春 张爱君 宁运旺 许仙菊 张辉 马洪波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南京210014;农业部江苏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南京215155 江苏徐准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徐州221121
国内会议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成都
中文
394-395
2012-08-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