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本土华语二语教师能力标准
马来西亚高校的华语二语教学在没有政府的关心和护航、没有统一课程和教材的情况下,加上官员行政偏差,华语二语教学界为了维持学生的华语水平,唯有自发地建立本土华语二语教师能力标准以严管教师的教学能力.本研究是通过德尔福(Delphi)三轮调查问卷模式来制定有关标准.制定后的标准可用于拟定教师培训计划,作为聘雇和衡量华语二话教师的准绳.参与调查者26人,他们都是各大专华语班的讲师和一线教师.问卷里的教师能力标准类别、项目和小项目主要是参考了中国大陆和台湾,以及英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教师能力标准的文章、文件和模式后才拟定的.参与者经过了至少两轮的来回填写问卷,在反馈、协调,直至大家得到统计学里认可的统一意见.用意见分数平均值来给标准里的类别和项目排序以及在问卷里提供重点选项让参与学者选择是新的尝试,这在之前的德尔福调查问卷模式中是没有出现过的。给标准里的类别和项目排序目的是为了确定哪些培训项目必须给予重视并优先进行。在问卷里提供重点选项是为了给参与的学者提供思考空间,也是对学者们容易忽略的重点给予提示。
对外汉语教学 教师能力标准 项目排序 类别划分
何富腾 庄佩英
玛拉工艺大学(槟城分院)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32-39
2012-08-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