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汉语教师
与国家汉办签有公派教师协议的外方大学或者接收公派教师和志愿者的孔子学院,每一年或两年接收中方公派教师或志愿者.通过多年来的经验,感到每一期公派教师的质量差异很大.为了借助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对汉语教师的培养做一反思,进行了初步调研,旨在能够反映外方学生和院系对公派汉语教师的要求、外派教师和志愿者自身在国外环境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对国际汉语教育顾士教育课程所存在缺失的改进建议,以便为国际汉语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和培养方法提供一些参考.本文从外方(学生和外方院系负责人)的角度和现任汉语教师与志愿者的角度,对国内汉语师资培养及对公派汉语教师选拔提出一些实质性的建议,包括增强制作教具和课件、改善课本形式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表演和编导交际情景的能力。老师本身应该把教学的过程当作一个交际的过程,特别是在口语考试的时候,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有能力引领学生进入状态,最大程度地激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帮助学生有最佳的发挥,开设用英语表达中华文化精髓的课程,每个老师能熟练地用英语或所在国语言讲授几个主题,开设中外文化比较、中华文化经典课程,组织中国文化或中外文化交流体验活动,帮助教师提升个人修养。这些知识在自己尽快适应当地文化环境的同时,能够有利于师生的相互心理适应,训练文化才能,每个老师必须有两套拿手的本领,如太极拳、剪纸、唱歌等等,特别是做中国菜,这样既能使自己在异国的生活不枯燥,又能与当地同事、学生通过厨房外交增进友情,开展外事礼仪教育,一些生活细节,如吃相、坐相、站相、服饰、个人卫生等等,都直接影响一个汉语教师给学生的印象,将国际汉语教育硕士生派往境外实习,国内有关专家学者与境外院校的汉学家、汉语教育专家合作指导论文,使教学与科研结合,这样既能产生更多的有实验性质的论文,也能鼓励硕士研究生更全心全意地投入教学,把学过的知识运用于课堂,同时,让课堂实践检验自己的知识并加以创新,公派教师、志愿者上岗前培训,应采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观摩、模拟训练等方法,让每个学员都有机会主动参与,积累经验。
对外汉语教学 师资培养 教师选拔 文化素养 教学技能
孙琳
葡萄牙米尼奥大学文学院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60-63
2012-08-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