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县域单元的贵州第二产业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研究以《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为依据,结合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思想,用2005年和2010年的数据对贵州省第二产业空间结构现状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合理,主要是由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引起的,因而分析产业结构在区域发展中的变化能够引导区域经济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之上,本文结合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思想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运用数学公式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可视化制图功能,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精确性。结合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思想,笔者在分析第二产业区位熵后,以贵州省为实证研究对象,对贵州省第二产业空间结构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并运用GIS可视化图来反映产业格局的变化,对推动贵州省产业格局的合理布局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贵州省的产业规划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在这一研究思路下,本文得出以下结论,根据2005-2010年的数据分析标准差系数(S)和变异系数(V),从宏观层面来看,县域经济的相对差距(S)仍在变大,通过对第二产业区位熵的分析可知,2005年与2010年第二产业集中区域相比较,2005年第二产业集中区域有23个县,到2010年增加到29个县,经过总体分析,可以看出第二产业的空间布局有明显的向遵义市、毕节市方向发展的趋势,并推动产业结构向着合理的方向发展。
县域经济 工业经济 产业结构 空间布局
刘肇军 周忠发 黄夏 郭宾
贵州师范大学
国内会议
贵阳
中文
30-34
2012-08-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