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赶超地区县域经济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后发优势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由于自然、历史和人为等原因,处于西部内陆的贵州省与东部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存在差距,省内大多数县区呈现”总量小、速度慢、方式粗、两化低(工业化、城镇化)、基础弱(农业基础弱)、贫困深”等明显特征.如果把经济已经比较发达的县域称为先发县域,那么可以把经济欠发达的县域称为后发县域.面对发展机遇和挑战,后发县域如何摆脱后发困境、寻求后发优势、采取正确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策略,对于自身以及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都十分重要.本文就以后发县域较多的贵州省为例,分析欠发达地区如何通过提升县域经济来实现后发赶超.国家对县域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以贵州自身的情况而言,后发县域有以下几条路子可以走,笔者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其中包括利用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发展产业集群、树立服务型政府理念,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重视人力资源建设,加快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等。
县域经济 人才培养 基础设施 服务理念 市场机制
郭栋梁
贵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国内会议
贵阳
中文
80-83
2012-08-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