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后发优势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机理与路径选择

后发优势理论是西方学者基于国家层面提出的,20世纪90年代后发优势理论引入中国后,国内一些学者将其应用于中国的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将欠发达地区纳入后发优势的研究视野,成为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视角.特别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国内区域发展差距明显,后发优势理论对于研究落后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基于区域视角的后发优势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研究后发优势理论的学者来自不同的学科,研究的角度不同,对于后发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还不系统.本文拟在对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辩证关系、后发优势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后发优势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和策略进行探讨.”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概括和总结,它是后发地区同一发展问题的两个不同侧面,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本文分析了后发优势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策略,提出要创造发挥后发优势的良好环境或条件、优化后发地区的产业结构、注意技术引进和创新并重、加强后发地区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规模经济效应形成。

区域经济 产业结构 技术引进 规模效应 科技创新

刘荣增 雒海 文平 周建设

新乡医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

国内会议

2012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后发赶超与转型发展高层论坛

贵阳

中文

94-101

2012-08-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