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皖江城市带区域协调发展分析、问题及对策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行的是优先沿海地区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在成就东部地区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不断扩大,区域间的利益和矛盾不断增多,不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为此,中央政府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并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区和加速中部崛起.与此同时,随着土地、资源、劳动力成本的逐渐攀升,东部高梯度地区面临着优化产业结构的现实问题,需要将一些处于成熟期、衰退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进行转移.由于皖江城市带建立的时间很短,相应布局尚未展开,承接的产业质量还不高,区域内部以及区域与区域间的发展还不协调,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实现皖江城市带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区域经济协调能力和综合实力,可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打破行政割据,促进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并着力推进政绩考核制度改革,努力建立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体系。

区域经济 人才流动 产业结构 区域合作 政绩考核

张璇 项桂娥

安徽池州学院

国内会议

2012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后发赶超与转型发展高层论坛

贵阳

中文

345-353

2012-08-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