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区间产业转移的特征与趋势--基于2000-2010年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
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在产业转移的研究中,主要的理论基础是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但在实际研究过程中,有三个基本问题值得深究,产业转移的规模、结构和方向,结果研究发现,产业转移的规模判断:大规模产业转移尚未发生,产业转移的结构判断上来看,没有按照经典理论的顺序进行,据此文章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大规模产业转移趋势尚未发生的原因分析,主要认为东部地区生产综合成本并没有大幅上升是导致未发生大规模产业转移主因,中西部地区本身的问题和缺陷延缓了产业梯度转移的承接,东部地区政府干预导致产业转移产生”滞阻”效应。
产业结构 生产成本 梯度转移 政府干预
贺曲夫 刘友金
湖南科技大学
国内会议
贵阳
中文
494-504
2012-08-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