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关于城市型社会的若干理论思考

2012年末,中国城镇人口为7.12亿,人口城市化率达到52.6%,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按照联合国发布的数据,2011年世界城市化率为52.1%,若按2001~2011年平均增速0.49个百分点推算,2012年世界城市化率估计在52.6%左右.人口城市化率超过50%,城镇常住人口超过农村常住人口,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城市型社会是相对于乡村型社会而言的。乡村型社会是指以乡村人口为主体,人口和经济活动在乡村分散布局,乡村生活方式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而城市型社会则是指以城镇人口为主体,人口和经济活动在城镇集中布局,城市生活方式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从乡村型社会向城市型社会的转变,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推进的结果,也是经济发达、社会进步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城市型社会是城市化的产物。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人口、要素和产业在城镇地区大规模集聚,城市经济中城市生活和消费方式都将占据主导甚至支配地位,乡村型社会的主体地位将逐步被城市型社会所取代。根据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总体上看,城市型社会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城市经济占支配性地位、城市品质受到高度重视、城市生活方式占主导地位,文章还介绍了城市型社会的阶段划分,文章最后还提出了社会转型对城市发展的要求包括进城农民的市民化、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城市建设的特色化以及城市管理的现代化和城镇空间的生态化。

城市型社会 城市经济 管理模式 生活方式 消费方式

魏后凯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国内会议

2012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后发赶超与转型发展高层论坛

贵阳

中文

507-514

2012-08-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