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大湖城市:新城建设模式与产业支撑

新城城市建设类型和发展模式新城是相对独立的城市新社区的集合,具有城市的特征和基本功能.”新城”概念最先出现在英国,英国也是最早进行新城建设的国家,1946年通过了世界上第一个《新城镇法案》.国外新城建设主要是指在城市化水平超过50%以后,产生的城市居民外迁引发的郊区化现象.经过历次新城建设经验总结,20世纪中后期”精明增长”和”紧凑发展”等建设理念得到普及,并由此出现了概念规划、战略规划等城市规划思想,发达国家新城模式不断得到创新和完善.新城是相对独立的城市新社区的集合,具有城市的特征和基本功能。根据中国的国情,借鉴”精明增长”、”紧凑布局”的国外经验,新城建设应该坚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空间开发;坚持人性化、本土化的社会建设。从规划、建设到社会管理都应突出人性化,以方便生活,凝集人气;由于新城没有”历史地段”,建城就要引入城市文脉,从城市形态到建筑群落,都应提高文化含量,特别是要营造本土化的文化景观,而不要生硬地贴上西方的文化符号。通过规划理论创新,紧凑发展,新城建设应实现5个结合:与本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相结合;与本地区的文化内涵相结合;与本地区的功能定位相结合;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与地区生活方式相结合。随着体量的增大和势能的增强,着眼于实质性地提升合肥在全国区域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必须重新审视和确定合肥在东中部区域格局中的发展定位。立足于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的新跨越、进十强和三步走:建设大湖城市;建设长三角地区继沪宁杭之后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建设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的战略总设计,从产业安排时序上看,近期侧重于金融后台服务、商务会展等带动性产业的引入、生产与生活服务设施建设及景观环境的塑造;中期侧重于商务金融、产业孵化、科研创新等综合城市功能的培育;远期侧重于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提升,通过合芜发展轴进一步承接长三角乃至国际服务资本,通过与空港新城、高新区、创智新城、巢湖新市区等新型发展脉的产业连动,推动产业升级换代,重点扶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建立服务产业支撑体系等。

城市建设 产业布局 技术创新 金融服务 基础设施

蒋晓岚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国内会议

2012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后发赶超与转型发展高层论坛

贵阳

中文

532-537

2012-08-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