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内蒙古冬季强和特强沙尘暴的气象要素特征

本文分析了内蒙古冬季强和特强沙尘暴的气象要素特征:1995-2009年15年间内蒙古地区冬季(11月至翌年1月)发生强和特强沙尘暴共9次。其中强沙尘暴出现6次,特强沙尘暴出现3次,发生范围均是局地性;冬季出现强或特强沙尘暴天气,在前期或当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旱情发生;冬季出现强或特强沙尘暴天气过程,5OOhPa平均高度场环流为两槽一脊型,海平面平均气压场为南高北低型。冷空气的路径多为西北路或北路;冬季强和特强沙尘暴发生期间,旬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均高于月平均最高、最低气温,一般高于1-5℃;无降雪(或无积雪)旬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均高于有降雪(或有积雪)的旬平均最高、最低气温,一般高于2-6℃;有降雪(或有积雪)的月平均最高、最低气温高于无降雪(或无积雪)的月平均最高、最低气温,一般高于1-39℃;冬季强和特强沙尘暴发生期间,月平均相对湿度(包括有降雪或积雪)高于旬平均相对湿度,一般高于5%;无降雪或积雪时,旬和月的平均相对湿度值相当;冬季强和特强沙尘暴发生期间,旬平均风速大于月的平均风速,一般大于1-2ms-1;有降雪或积雪的月最大风速大于无降雪或积雪的月最大风速,一般大于1-3ms-1;当强和特强沙尘暴出现前1至2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达到最大,风速为最小;当强和特强沙尘暴出现当日,最高气温达到最小,相对湿度开始下降;当强和特强沙尘暴过后,最低气温达到最小,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

沙尘暴 气象要素 环流形势 冬季

康玲 孙鑫 侯婷 姜学恭 康利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 内蒙古气象信息中心

国内会议

第九届海峡两岸沙尘与环境治理学术研讨会

呼和浩特

中文

69-73

2012-07-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