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沙尘暴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研究

通常意义上的影响评估一般都是在统计部门统计完之后进行总体受灾情况、经济损失等等评估,继而对各种损失估计和测算,影响指标的选取也以这些方面为主。但这种后期评估周期较长,调查较为复杂,并不适合于业务部门的业务监测评估。因此,本文建立了可行的,针对气象部门的沙尘暴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这一方法主要以数值模拟、常规监测、卫星遥感监测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作为总体思路进行评估,指标选取也主要以这些技术手段能获取的基础上建立的。同时在具体的影响评估时还存在许多问题,在此我们未考虑受灾和成灾之间的差异,我们常常说受灾面积,但可能某种灾害的发生并不是某类受灾体的主要决定因素,或者这种灾害还未达到影响受灾体的程度,因此即使受灾了,但对受灾体毫无影响,这场灾害也就不要紧。因此,确定受灾和成灾的差异也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成灾指标的选取,成灾阂值的限定,成灾的监测也是很困难的,需进行阂值研究,以及借助于监测手段的提高获得。另外,沙尘暴的影响也具有时间和空间性的特点,沙尘暴影响后果也存在地域特征属性,根据不同的陆地表面特征,其影响后果不同。一场沙尘暴天气过程如果发生在无人的荒漠戈壁,基本对社会经济等不产生重大影响,但如果发生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区域,则会造成较大的社会经济损失。同时,沙尘暴影响还存在较强的时间差异,发生时间不同,也会造成影响不同。因此在深人考虑沙尘暴影响时,也需考虑其影响的时间空间属性特征。但这方面的差异如何在沙尘暴影响评估指标体系中体现仍是影响评估的一个难点。沙尘暴天气自身还具有许多特征,如其发生强弱,灾变等级等都对沙尘暴影响后果有作用,因此这些灾害本身的属性特征在沙尘暴影响评价中的体现也是急需注意的问题。并且沙尘暴发生后,常伴随着衍生灾害,如沙尘暴的危害常伴随大风,以及沙尘暴过后瞬间霜冻的影响,沙尘暴是这些衍生灾害的诱因,但每次在评价某类灾害的影响时,常常区分开,这类衍生灾害的影响的统计,评价量化问题也是急需明确的。

沙尘暴 灾害影响评价 受灾监测 时空特征

王静 郭铌 张强 杨启国 赵建华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国内会议

第九届海峡两岸沙尘与环境治理学术研讨会

呼和浩特

中文

221-230

2012-07-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