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数学草原区沙尘暴灾害承灾体脆弱性分析
三个时期锡林郭勒盟地区的承灾体脆弱性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特别是南部五个旗县以及中部锡林浩特和东部的东乌珠穆沁旗降低趋势明显。二连浩特从中度脆弱性下降到低脆弱性;太仆寺旗由较高度的脆弱性降低到中度脆弱性,正镶白旗、正蓝旗由中度脆弱性降低到较低度脆弱性,锡林浩特、东乌旗由较低度脆弱性降低到低脆弱性。其他地区均保持原脆弱性不变,特别是多伦县的脆弱性仍然处于中度脆弱性,与周围的正蓝旗、太仆寺旗相比较没有显示出脆弱性降低的趋势。到2001一2010年间,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锡林浩特承灾体脆弱性降低到低脆弱性,正镶白旗有中度脆弱性降低到较低脆弱性;其他旗县与1991-2000年相比较未发生变化。人口增长速度减缓、牲畜存栏头数和超载率得到一定控制、牧民纯收入逐年增加(特别是在2000年以后牧民的收人增速加快)、城市化进程得到合理发展,产业结构由以第一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逐步发展成,以第一产业为特色产业,二三产业并重发展(三大产业比例近乎3:4:3),产业结构由农牧业为主的产业逐渐向合理化、多元化的产业结构转型,这些转变对沙尘暴承灾体的脆弱性降低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医疗卫生条件的提高,增强了承灾体抵御灾害的能力。
草原 沙尘暴 灾害承灾体 脆弱性
李锦荣 史小栋 郭建英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呼和浩特
中文
318-325
2012-07-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