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中西部一次大风沙尘天气分析
沙尘暴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灾害性天气,它的成因与大风息息相关,一是要有动力条件及强风,二是要有物质条件及沙源,三是要有气候条件及系统.一直以来,我国学者对沙尘天气的研究始终没有中断过,有沙尘暴的起因、影响因子、动力机制等,从中让我们得到了有利于提高沙尘暴预报准确率的结论”1-3”.本文除了从形势场、动力条件、物理量场等方面对这次大风沙尘天气的规律、物理成因做了详细分析外,还利用NOAA(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后向轨迹模式反向追踪,指出外来沙尘的来源,为今后在大风沙尘天气研究方面提供科学依据.东亚大槽的建立意味着冷空气堆积、东亚大槽的移动意味着冷空气南下和爆发,从而导致大风产生。高空冷槽是典型的斜压不稳定槽的结构,槽前(后)有明显暖(冷)平流,槽前的等压线呈辐散,温度槽落后于高度槽,槽后有一支强锋区冷平流强烈。冷区的下沉运动,低空由冷区指向暖区的水平运动和暖区的上升运动,构成一个铅直方向上次级环流,把高层的动量传递到地面,加上暖干脊相伴大气相当干,非常有利于沙尘暴的产生。高空温压场呈反位相叠加,造成斜压性较强,有利于槽发展加强产生大风,同时这种温压场配置是大风沙尘天气的一个特性。蒙古气旋位于高空槽前正涡度平流中使其发展加强,造成气压梯度大,最大之处在低压中心附近高压边缘,有利于产生强风使沙尘粒子起动,冷空气下沉嵌人暖空气的下方使起动的沙尘扬升形成沙尘暴,其中较大的沙尘随气旋及冷锋向前扩展,较小的沙尘在高空风的作用下快速向下游传输,沙尘暴出现在地面冷锋后部高压前部大风区气流辐散的地方。高低空急流风向一致或几乎重合使其高空抽吸作用加强,导致大气层结不稳定,加大了高层动量下传,为沙尘暴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动力机制,沙尘暴出现在高低空急流轴上和右侧的强辐散区。本次沙尘天气沙源来自两个方面:其一外来沙源,是因为蒙古产生的大风将其沙尘粒子吹到了下游的内蒙古中西部,其二本地沙源,是因为在本地大风的驱使下将其得到扬升。
沙尘暴 形势场 动力条件 物理量场 沙尘来源
张彩云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气象局
国内会议
呼和浩特
中文
369-373
2012-07-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