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心律失常的基因多态性
本文就与遗传性心律失常相关的基因多态性研究现状作一综述,研究发现,钠通道基因(SCN5A)、钾通道基因(KCNEI,KCNE4,KCNES,KCNH2)等离子通道编码基因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ACE,AGT)、缝隙连接蛋白40基因(GJA5),β—肾上腺素受体基因(ADRBI)等非离子通道编码基因存在的多态性位点会影响蛋白的表达水平和功能作用,引起心脏电生理紊乱,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
遗传性心律失常 致病机理 基因多态性
浦介麟 于海云
国内会议
太原
中文
486-489
2012-06-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