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平灾结合的山地城市住区地下空间利用模式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越来越迅速,山地城市人地矛盾尤为突出,城市总体抗毁能力堪忧.开发地下空间不仅是缓解人地矛盾的有效途径,而且对山地城市防灾系统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地城市住区地下空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住区适宜置于地下的功能与灾时地下空间承担的掩蔽、疏散等功能,及二者对布局形态、空间环境及交通组织等方面要求的异同,从而阐明了结合的可行性与优势;并通过现状调研、问题剖析及成功案例的研究,为山地城市平灾结合开发地下空间寻求一种科学合理的模式——平灾双体系叠加的三维立体发展模式.本文阐释了该模式的三个特征,即功能双重性、分层式利用、山地特征性,探讨了其适用条件与运作方式;并提出了模式的构建方法:以最大值原则预测开发量;建立平灾双功能系统;结合居住单元划分地下防灾分区,形成组团式的平面结构;建立分层利用的竖向结构;组织平灾兼顾的交通体系,市政设施地下化,建立抗毁能力强的灾时生命线系统;地上地下协同发展,形成山地特色的三维住区等.通过本项研究,为山地城市住区地下空间实现平灾结合提供一种新的规划思路,促成山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住区防灾效益的统一.

山地城市 居住区 地下空间 资源利用 平灾结合

董世永 肖婧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45;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5

国内会议

第三届山地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重庆

中文

308-315

2012-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