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适性到针对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标准的山地适应性研究
山地历史文化遗产是山地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标准虽已被证明在平原地区合理适宜并且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缺乏针对山地的描述与分析,将山地自然环境单纯的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环境要素来界定,没有强调两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因此在山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实际应用中缺乏适应性,从而存山地特色的保护方面受到了一定制约.本文旨在结合实践应用论述现行保护规划标准的山地适应性,从山地历史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分析出发,从价值评估、保护区划定、保护要素、景观控制、环境生态与防灾规划、展示规划以及社会发展规划七个方面,通过案例、文献和相关理论借鉴,提出解决手段和途径,最终对标准体系针对山地适应性提出强调和增补内容的优化建议.
城市规划 文化遗产保护 技术标准 人居环境
李和平 周晓宇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400045;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5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377-385
2012-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