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实生物,超越包容--跟师陆广莘教授学习总结
陆广莘从医60年的历程中,得多位中、西名师的指导,并在北大人民医院工作30年,学贯中西,对中西医学均有深刻的理解及对比,使其在近30年来,不断提出新的中医理论,奠定了现代中医理论基石。具体表现在要从疾病医学教条统治中解放出来,养生治病实践必求于本的诊疗思想,人是主体开放的自组织演化调节功能目标动力系统,主体开放自组织演化调节的“生生之气”,是中医药作为“生生之具”的服务对象和依靠对象,是中医学持续存在和健康发展的根据所在。陆广莘的治病思想是,人是有机的整体,故治疗时应“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既要注意局部情况,更要有整体观,才能不至于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形体是人的生生之气的容器,“升降出人,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也。”这是中国文化的有机论生命发展观。陆广莘在治疗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娴熟地运用整体观念对疾病进行防治,以扶“正祛邪”之势,是其临床的一大特色。通过观察肢体缺血性疾病的临床证候,发现患者的生理病理改变与肝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应调其气血,解除“郁”的状况,充分发挥肝脏的防卫与适应的作用,减轻其在应激状态中的损害,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陆广莘 学术思想 医学模式 临床价值
黄学阳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外科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86-94
2011-12-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