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陆广莘先生中医学术观举要

本文论述了陆广莘先生对于中医学的医学观,即“究天人之际,通健病之变,循生生之道,谋天人合德”的关于人的生命健康生态的实践智慧学。中医是一种健康智慧学,其对象是人,是人的健康与疾病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医辨证的证候反应动力学诊断要求:证候包括整体边界上的状态变量及其相应的环境变量,是人对环境因素刺激作出的主体性的生理反应、病理反应、药理反应的功能目的性行为。养生治病必求于本的“本”既是辨证求本诊断的目标对象,又是养生治病实践的依靠对象、服务对象和发展对象,更是关于养生治病实践所要追求的目标模式。中医药作为助人生生之气的生生之具,就是要以人的生生之气为依靠对象,“通变合和”以助其自组织调节,“因势利导”以扶其正祛邪之势,“疏其血气”助其实现流通基础上的自组织演化和稳态适应性调节,从而达到“标本相得,邪气乃服”、“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自我稳定的生态和谐。中医学的研究和发展要从以“病”为目标的框架中解放出来,发扬辨证论治的优势。中医学与西医学遵循着两种不同的医学观和医学模式,中西医结合研究要突破,需要在医学的根本目的和本质功能上寻求统一,要消除中西医两种医学模式之间的差异,要冲破疾病医学的疗效观和评价标准,要以“健康医学”模式和生态医学观作为结合的基础,要坚持和发展中医学的生命健康生态医学观,这是中西医结合的务本之道。

陆广莘 学术思想 辨证论治 扶正祛邪 养生理念

徐世杰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国内会议

国医大师陆广莘“中医学之道”学术论坛

北京

中文

95-99

2011-12-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