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精神导师的包豪斯

本文认为,随着”以包豪斯为中心的西方近现代设计系统收藏”落户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将开启”包豪斯研究”的”新纪元”.这不仅意味着人们终于能够充分地”以物证史”,而且也将督促国内学界摒除语言的障碍,将更多的研究成果译介进来,而不仅仅只是依赖目前有限的文字资源.本文结合作者对英国设计教育方法的考察,认为当代对包豪斯的研究,除了对其进行严格的历史性研究外,应重在对其精神的把握和传承,包豪斯教育中”美术对设计的浸润”和”回应社会的设计批判”正是其中值得深思的两点.
包豪斯学院 设计教育 历史性 批判精神 德国
陈永怡
中国美术学院 杭州 310002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47-50
2011-10-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