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新一代TMCP的科学原理与工程实践

我国钢铁工业正处在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的转型期,以超快速冷却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TMCP技术的推广应用在我国已势在必行.它可以丰富轧后冷却过程中钢铁材料的组织控制手段,从而产生很多新的钢材强韧化机理.本文描述了轧后超快冷技术的科学原理、工程实践和产品开发的主要结果,指出了新一代TMCP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热轧钢铁材料的相变主要在轧后冷却过程中完成,它是调控组织结构并最终控制性能的主要手段,即使成分简单的钢铁材料也能够具备满足多样化要求的性能指标。为弥补传统控制冷却技术的不足,轧钢领域开发出了热轧板带轧后超快速冷却技术和中厚板轧后超级在线加速冷却技术(Ultra Fast Cooling - UFC、CLC-或Super-OLAC)。与传统层流冷却相比,可对热轧钢板进行高效率、高均匀性的冷却(对于3mm厚钢板冷却速度可达400K/s以上;50mm厚中厚板的平均冷却速度超过50K/s),并可避免因冷却不均匀而产生的残余应力。 采用轧后超快冷技术,可以更加有效实现普通C-Mn钢的晶粒细化,从而提高这类钢材的强度和韧性。在充分理解新一代TMCP科学原理的基础上,我国目前已开发出了轧后超快速冷却装备并已有十几条热轧板带和宽厚板生产线安装了或正在计划安装这种设备,初步估算将涉及到超过4000万吨高品质热轧板材的生产能力。前期实验室中试结果和生产应用都表明,这种技术可以推广应用于包括棒线材、H型钢、钢管等90%以上的热轧钢材。与常规冷却方式相比,冷却速度可提高一个数量级,且与常规ACC相配合可实现与性能要求相适应的多种冷却路径优化控制。

钢材生产 热轧钢板 超快速冷却 材料强度 产品韧性

王国栋 刘振宇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

国内会议

第十六届上海国际冶金工业展览会技术论坛

上海

中文

123-131

2011-09-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