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繪畫藝術療法治療大學生抑鬱症的個案研究
由于绘画艺术能满足人类生命体身心平衡对艺术的内在需求,并且绘画作为情感表达的工具,能够反映出人们内在的、潜意识层面的资讯(心理意象),是将潜意识的内容视觉化的过程,因此绘画作为意象的重要表现形式对心理障碍的干预有其独特性。Conn对1例20岁具有抑郁、自杀和贪食行为症状的青年应用自发性绘画和投射绘画的治疗方法,通过自我探索促进其情感的成长和应对方式由消极向积极的转变,使其自我形象得到改变。苏明朝等在一例儿童抑郁症的研究中采用绘画意象调节儿童的抑郁情绪,效果显著。潘润德等发现绘画治疗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学生情绪冲突缘由,在心理治疗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本研究以综合绘画艺术疗法对大学生抑郁症的治疗个案为例,探讨其在个体心理治疗中应用的效果。在治疗开始时,从精神分析来看,来访者人格中的本我受到压抑,活在他人的期望中,自我不和谐感很强烈,人格类型是典型的神经质主导,情绪抑郁低落无法控制,社交焦虑戚明显,对未来悲观,消极应对方式多。采取绘画艺术治疗,有助於改变负性自我认知,改善不良情绪,调整心态和消极行为。来访者自身艺术类专业基础,为采用综合绘画艺术疗法奠定了良好基础,便於更直观、更准确地用绘画表达其内心所想。同时,来访者具有较好的想像力和表达能力,绘画投射技术对她来说也比较合适。来访者透过绘画过程觉察到自己正在经历的情绪,将影响自己的情绪识别出来,易于掌握情绪管理能力。洞悉问题是解决的开始。视觉化过程隐合着治疗关系,在良好关系中,澄清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步骤使来访者认为问题是可以处理的,自己有能力解决,这将有利於自我成长。问卷测试结果也表明,SPAT能使来访者发生积极的改变。当然,不同的病人,虽然有同样的症状,但是却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本研究不能说对於所有的抑郁症病人都可以使用这个方法和技术,但是起码对于部分的病人来说,SPAT应该是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的。
抑郁症 绘画艺术疗法 情绪管理 疗效评价
鄧旭陽 周萌萌 梁黛婧
東南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教授學院 東南大學
国内会议
澳门
中文
99-105
2011-07-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