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对农村传统养老现状的观察与思考

随着改革开放,我们国家正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农村以家庭为单位的传统耕作方式已被联产承包制取代,几世同堂的大家庭已被成倍的核心家庭取代,老年人的家庭经济生活支配权威已不存在.众多的小家庭已在老一辈的全力扶持下完全独立.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老年人在完成盖新房娶媳妇两大任务后,已是财尽力衰.特别是一些经济落后的农村,经济还没有搞上去,青年一代传统道德教育,几乎已成空白.这些有形无意的社会形态之变,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农村养老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今天我国人口结构急剧变化,老龄化使我们面临着一场严肃认真的战斗任务、它的艰巨性和持久性将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增长相伴。根据我国的国情,党和政府必须把养老事业像抓经济那样重视起来,把老龄化问题看成是有关长远定国安邦的大事,是关系到祖国明天经济能够持续增长,步入良性运行的大计。为此应作好以下应对措施:国家应制定得力的应对老龄化的政策,城乡兼顾,高瞻远瞩,在作好城镇养老工作的同时,为农民养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将老龄工作机构列入政府职能部门,在体制编制上落到实处。将老龄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决算,保证专款专用,要深入基层,重视农村老年协会的建立与完善。党委、政府和各级老龄委要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多种形式和媒体加大对老龄工作的宣传。未雨绸缪,各地应逐步培育农村社会养老机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口的老龄化,我国农村的家庭养老终将让位于社会养老,为此,从现在起,在作好家庭养老工作的同时,要积极抓好社会扶持和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工作。

农村家庭 养老观念 代际纠纷 社会养老机制

于超峰

山西省忻州市委党校

国内会议

中国老年学学会2005年“家庭、健康、和谐”学术研讨会

成都

中文

201-203

2005-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