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老年人在家庭与社会中的弱势地位
当前普遍实行的核心家庭模式(一对夫妇带一个或多个末成年子女)是经济进步与社会发展的标志.20世纪100年中,中国城市人口突破旧家庭传统观念的阻挠,在血与泪的进程中实现的这种模式,已获普遍认同;而从20世纪末至今,中国农村广泛采取”出去单过”的小家庭模式,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由主干家庭到核心家庭的变化,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从强势转为弱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弱势地位是新的生产方式的需要而非人的主观意愿所造成,要区别是人们的道德沦丧还是旧道德规范同新生活方式产生了矛盾冲突,对待老年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弱势地位改变是不可能的,通过努力得到改善是有可能的。不仅要关心改善今天的老年人的弱势地位,而且要关心今天的中青年人,使他们从思想、制度上关心自己未来的老年时期,家庭是一种“资源”,是一种“责任”,这是面向家庭全体成员而言的。改善老年人的弱势地位,一方面要寻求多方面多层次的作用,如道德范畴、慈善专业、社会关怀、政府行为等等;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分主次,停留于泛泛一般的议论和呼吁,重要而决定性的是政府政策法令的导向和倾斜,“老有所养”和“人人共享”原则的真正实施,最强有力的措施,首推政府行为。
老年人 家庭生活 社会环境 弱势地位
叶四临
哈尔滨理工大学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224-227
2005-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