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地质雷达原理浅析及其在城市污染场地调查评估中的案例分析

本文以典型城市污染场地为例,对不同污染类型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和图像分析,详细探讨了地质雷达在风险调查评估中的应用,以期为后期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地质雷达技术作为一种非破坏性的地表原位探查技术,能够现场提供实施剖面记录,图像清晰直观,工作效率高,重复性好。在地下水及土壤有机污染探测方面,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时间和经济效率,在圈定污染物扩散范围、扩散通道及追踪污染源方面更具有全局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化探手段具有先期指导意义。 探测的典型地质实例表明,土层分层界面两侧介质的介电常数差异决定了地质雷达对探测目标的分辨能力;雷达电磁波对水、管道、淤泥、污染土壤存在着传播速度差异,在可识别的深度范围内较易分辨。 电阻较大的介质,高密度电法调查比地质雷达较为适合,但地质雷达浅层的高分辨率是高密度电法所不具备的。因此两种调查方法互为补充、结合使用,建立探地雷达探测图谱模型和实例分析,可以直观地了解场地内的地质分布情况,这对于污染场地的调查评估和后期的修复等都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污染场地 风险评价 地质雷达 图像分析

贾小菲 马建立 张良运 周金倩 郭红 朱琳 纪晨琛

天津环科立嘉环境修复科技有限公司 300191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天津300191 天津市联合环保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天津300191 天津市环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300191

国内会议

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

海口

中文

1646-1652

2016-10-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