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15年19990份临床标本细菌检出率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本院2015年临床及门诊送检培养标本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评价临床送检标本细菌检出及评估临床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 方法:收集统计2015年本院临床送检的各类培养标本(血液、尿液、痰液、粪便、分泌物等)的数量、种类及送检科室,用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并对特殊耐药菌进行鉴定. 结果:2015年送检送检标本前5位分别为痰液(39.6%)、血液(18.2%)、粪便(15.2%)、尿液(9.3%)、分泌物(7.0%).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653株菌,其中真菌占4.59%,G-杆菌占79.63%,G+菌占15.77%.分离细菌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葡球菌、肺炎链球菌.碳青雷烯类是对G-杆菌(嗜麦芽单胞除外)抗菌活性最强的一类抗生素,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呈逐年上升趋势,葡萄球菌中未发现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但MRSA检出率也呈现上升趋势. 结论:2015年临床标本送检总数达到19990份,培养阳性标本739份,阳性率为3.69%.全年送检血培养标本3636份,较上一年有大幅度提高,说明临床已经越来越重视提高血培养的送检率.但痰液占所有标本的39.6%,仍然占据了本院细菌培养标本的第一位,但阳性率仅为2.03%,提示还需继续提高临床血液等高价值标本的送检率.另外还应该加强实验室特殊耐药菌监测,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减缓耐药株的蔓延和二重感染的机会.
临床标本 细菌分布 耐药性 检出率
王陈龙 姜朝新 胡龙飞 顾大勇 晏文芬 谢昭聪 何思杰 曾令恒 冯杰娥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三人民医院 广东 佛山 528114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广东 深圳 518000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433-433
2016-07-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