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和胸水中CCL16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外周血和胸水中CCL16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30例住院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入院、规则治疗7-10天)和30例细菌性肺炎并发胸腔积液患者的外周血及胸水,另选30例健康体检人员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各组血清及胸水中CCL16的含量.用ROC曲线确定CCL16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的最佳临界值. 结果:结核性胸膜炎组血清中CCL16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细菌性肺炎并发胸腔积液组(P<0.05);结核性胸膜炎组胸水中CCL16的含量高于细菌性肺炎并发胸腔积液组(P<0.05);结核性胸膜炎组患者在规则治疗7-10天后,血清和胸水中CCL6的含量均下降(P<0.05).CCL16血清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价值分析结果显示: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13,灵敏度为53.0%,特异度为100%,最佳临界值为3.88pg/ml. 结论:CCL16可能参与了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机制,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CCL16的表达受到了影响.ROC曲线所得到的CCL16的界限值可作为结核性胸膜炎的辅助诊断指标.

结核性胸膜炎 外周血 胸水 CCL16因子 发病机制

李姗姗 张钰 易婷 绍云皓 朱杰华 罗军敏

遵义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贵州 遵义 563000 遵义医学院医学与科技学院 贵州 遵义 563099

国内会议

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

昆明

中文

284-284

2016-07-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