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多层螺旋CT在局限性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胸部局限性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诊断为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8例患者为观察组,以临床综合诊断或者经病理确诊但影像表现不典型的纵膈与肺门区团块病变1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肿块影像与强化扫描特点予以观察. 结果:8例LCD患者中,病灶位置:1例在左肺门淋巴结,6例在纵膈,均属于透明血管型;其余1例在右肺门淋巴结,属于混合型.8例LCD患者的CT平扫表现是边界清晰,显示为结节与球形软组织密度影,1例患者病灶处可见片状、分支钙化,4例患者病灶处可见条状、斑片状、分支低密度影.强化扫描后,7例病灶透明血管型患者中,3例病灶处可见粗大滋养血管;1例病灶综合型患者影像呈现中度增强.与支气管腔内类癌相比,透明血管型患者的CT强化最大值明显较小;与肺门区支气管腔外类癌、纵膈及肺门淋巴结结核、胸腺瘤、神经源性肿瘤相比,透明血管型患者的CT强化最大值明显较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透明血管型LCD的CT影像特征显著,对LCD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选用与普及.

胸部局限性巨大淋巴结增生症 计算机断层扫描 影像特征 诊断价值

周豪 李岩

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放射影像中心 新疆 830001

国内会议

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

昆明

中文

432-432

2016-07-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