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早期有效通气在心肺脑复苏中的作用
在心肺脑复苏中口对口人工呼吸是较早提出和实施的呼吸复苏技术,但该技术仅能够促进患者的肺复张,不能够给予充足的氧气供应,面罩-球囊辅助通气操作简单快捷,能够较快的给予患者呼吸方面的支持,但面罩的密闭程度、频率、潮气量等的人为因素的影响比较大,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有舌后坠、口腔内分泌物过多等情况,影响通气效果。气管插管或声门上气道等高级气道则具有明显的优势特点,它能够充分的开放气道,有利于清除气道内痰液等分泌物及其他异物,解决了气道阻塞或不通畅的问题。还可以防止误吸,降低肺部感染的几率,同时避免了其他通气方式存在的缺陷。不但保证了患者早期的有效通气,而且对于纠正患者的缺氧和二氧化碳储留尤其是改善脑部缺氧、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心肺脑复苏过程中,能否为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早期建立高级气道,关系着患者心肺脑复苏能否成功和患者的预后,理应引起专业急救人员的足够重视。在使用高级气道过程中,也应注意观察和监测,如血气分析、连续的呼气CO2波形图监测等,可以判断高级气道的位置、通气及复苏效果,对患者预后的判断也有一定帮助。
心肺脑复苏 早期通气 气管插管 声门上气道 临床预后
于杰滨 邵明举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
国内会议
山东预防医学会第三届中毒与临床急病防治分会学术会议暨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急救医学分会第四次学术会议
济南
中文
138-139
2013-09-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